热点研究 | 碳定价的空气质量协同效益
点击上方蓝字,关注我们👆
编者按
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具有高度同源性;协同改善空气质量与应对气候变化,有望更高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相关政策实施的协同效益存在地域差异。
01
研究背景
在全球大多数国家,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但对二者协同治理路径的规划、模拟及评估仍存挑战:一是政策的实施路径存在极大的地域和空间差异;二是政策对经济活动、污染物排放、空气质量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呈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。
为解决上述问题,美国麻省理工(MIT)大学Valerie J. Karplus教授团队设计了跨尺度的政策模拟方法,量化了气候政策(以碳定价作为表征)在中国实施所能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协同效益,并比较了货币化的协同效益与减排成本。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。
02
研究方法
本研究设计了四组2015至2030年的CO2减排情景及路径:
1)0%碳减排强度,无减排政策;
2)碳强度每年降低3%情景,描述了中国签署《巴黎协议》之前的CO2排放强度及政策路径;
3)碳强度每年降低4%情景,描述了中国《巴黎协议》中,2030年碳总量达峰的承诺,及相应政策路径;
4)碳强度每年降低5%情景,描述了中国2030年的CO2排放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,及政策路径,该情景与Raftery et al.的2度温升路径一致。
在政策情景2、3、4下,至2030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将分别为13.5Gt,11.4Gt和9.7Gt。
本研究通过耦合能源经济模型(C-REM)和大气化学模型(GEOS-Chem),建立了“区域排放-空气质量-气候-健康”评估框架(REACH)。首先应用C-REM模型,模拟了各个情景的碳定价和相应的减排策略,再估算出2010至2030年,各省能源消耗量、CO2排放量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量。随后应用GEOS-Chem模型,模拟了各个减排情景下,大气PM2.5浓度和污染物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。最后计算了不同情景下,可避免的过早死亡人数所对应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03
研究结论
该研究发现,对比无政策情景,4%政策情景需要将碳定价提高到72美元每吨,且该情景有望于2030年实现24%的CO2减排。该减排量主要受益于能源强度的下降,尤其是减少煤炭消费占比,从2010年的69%下降到2030年的54%。
图1展示了4%政策情景下,各部门减少的能源消费量,及CO2、SO2、NOx排放量。研究发现,能源密集产业和制造业减排效果最佳,电力行业位居第二。但因交通部门本身排放强度较低,且清洁能源替换费用较高,减排效果不明显。随着政策力度的加严,5%政策情景的碳定价会提高至132美元每吨,碳达峰也从4%政策情景的2025年提前到2020年。
图1. 对比无政策情景,4%政策情景减少的能源消费及CO2、SO2、NOx排放
综合分析三组政策情景:一是发现不同程度的CO2减排,对应的SO2和NOx减排强度相似,但因NH3变化较小且SO2和NOx氧化剂有限,PM2.5的减排量相对较低。二是发现CO2和空气污染物的减排关系存在区域差异(图2c),这主要由于各省份的能源系统、减排成本、污染物及其化学机制、受周边污染物传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。此外,随着政策的加严,我国可避免的过早死亡人数也随之增多,但是增长幅度小于PM2.5减排幅度。尽管如此,健康协同效益的上升幅度高于CO2减排成本(图2a)。
图2. 气候政策的空气质量协同效益
a. CO2减排对应大气污染物减排比例 b. 各省的减碳成本及对应的可避免健康损失 c. 各省CO2减排对应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比例
综上所述,空气质量改善的协同效益会随着碳定价的提升、气候政策的加严而提高。由于较高的健康效益,即使不考虑碳减排的经济效益,气候政策带来的协同效益将远高于碳减排成本。因此,覆盖多个能源密集产业的碳交易系统(于2017年启动),会为中国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,但其影响力有区域差异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仅仅实施碳定价并不能使中国于2030年实现PM2.5浓度为35μg/m³的空气质量标准。因此在加强末端治理措施的基础上,需减少非燃烧产生的污染,如NH3。未来在制定政策措施时,决策者需考虑气候政策和清洁空气政策的相互影响,使协同效益最大化。
● 文章详情 ●
● 原文标题:Air quality co-benefits of carbon pricing in China
● 发表期刊:Nature Climate Change
● 作者:Mingwei Li, Da Zhang, Chiao-Ting Li, Kathleen M. Mulvaney, Noelle E. Selin
and Valerie J. Karplus
● 第一作者机构:Department of Earth, Atmospheric, and Planetary Sciences,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 Cambridge, MA, USA
● 出版年:2018
● 参考文献 ●
● Raftery, A. E., Zimmer, A., Frierson, D. M. W., Startz, R. & Liu, P. Less than
2 °C warming by 2100 unlikely. Nat. Clim. Change 7, 637–641 (2017).
【CCAPP 根据原文整理发布】
往期回顾
一图读懂 | 气溶胶的真面目
有趣数据 | 2015年-2020年元宵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与空气质量
新闻报道 | 探索2050年清洁空气协同战略,实现人民美好生活
让我们共同创造
世界级洁净空气
长按扫码关注我们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